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2014网易未来科技峰会”专题
网易科技讯 6月18日消息,由网易科技和网易新闻客户端联合主办的“2014网易未来科技峰会”今日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主题为“互联网 改变世界”,探讨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融合过程 当中的新机遇和新物种,内容涉及新媒体、互联网金融、智能硬件、智能汽车、在线旅游、在线教育、在线音乐等当前最受业界关注的话题。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在演讲中表示:“现在金融进入了一个创新的活跃期,也进入了一个高风险期。”
在黄益平看来:“金融行业的创新有技术的创新也有体系的创新,未来的金融体系将产生巨大的变化。”
黄益平认为中国有机会成为互联网金融的领导者:“在很多领域中国都是跟在其他国家后面,其他国家创造,我们跟在后面进行生产,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在产业链条中所处的地位。但是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有可能从创造开始。”
在黄益平看来,现在金融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开放不够:“政府对金融的干预非常严重,很多互联网的创新都是制度的扭曲造成的。”
以下是演讲实录:
主持人:下面我们邀请我们的贵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先生演讲。大家掌声欢迎!
黄益平:谢谢主持人!我也注意到今天是一个关于互联网问题的大会,所以我在早上出来的时候考虑了一下今天要不要穿西装,如果是开一个银行家的大会大家应该穿着西装来,我想互联网会议应该不用开,来了之后我发现我的决策是对的。但是我个人对互联网的一些技术并不太懂,对金融有一些了解,所以我想今天跟大家讨论的问题当然是一个互联网金融的问题,但是更多的是从金融的角度来考察互联网金融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影响。我自己对我们现在当下金融体系的基本的判断是我们进入了一个创新的活跃期,但同时也是进入了一个高风险期。创新活跃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技术带来的,一个是市场的创新,但同时也有我们制度的创新,大家都听说过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金融体制改革11点三个方面,意味着我们的金融体系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有从中央的角度来看我们现在需要给我们的金融资源的配置机制做一些调整,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我认为也是市场创新在倒逼制度创新、政策创新。为什么这么说?关于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的问题,去年以来一直非常火,但是对互联网金融的前景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是说在中国做得这么火是一种新的革命,可以让我们金融出现完全不同的形态,甚至是一步让中国走到世界的前端,我们知道在世界上很多的金融体系比我们更发达的国家,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水平似乎很少有赶上我们中国这样的状况的。
这里就引出的一个问题这是一个特殊的形态,是一个过度型的状态还是一个长期可持续的,乐观地可能认为因为我们有很多很特殊的因素,有可能会导致我们的互联网金融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发展成为世界的一个潮流的领导者,举一个例子说我们在经济学里面讲产品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一般都是从开创、成长、成熟、衰落这样的几个不同的阶段,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我们过去生产的很多制造业的产品,比如说自行车、电视机、汽车、手机等等,大致来说中国过去都是跟在发达国家后面的,其他国家创造出新的产品成熟了以后我们大家接过来,我们的生产成本比较低,但生产了一段时间这个生命周期就过去了,这也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在所有的产品生命周期中所处的正常的地位。但是,有的学者提出来在互联网金融方面中国有可能一步迈到新产品的开发的开端。为什么我们能迈到开端?简单地来说有两个原因,回过头来回答为什么美国没有发展出来更为强大的互联网金融这样的一个态势?一般的理解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的原因是我们的金融体系很庞大,但是我们的金融抑制很严重,所谓的金融抑制是政府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中仍然有很多干预。举一个例子,对利率的管制和对汇率的干预,以及对信贷配置的影响,资本流动的管制,这都是政府在干预市场的活动。过去30几年中国金融改革应该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我们是在体系发展上做得很好,现在有商业银行、有政策性银行、有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投资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包括一行三会的监管体系,应该说是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第二,我们做得比较好的是规模比较大,一般简单的比如说m2占gdp的比重表示一个国家的金融资产和相对规模,中国m2占gdp的比例大概接近200%,在世界上已经是属于领先的地位了。所以无论是从建立体系还是在发展规模方面中国应该说是做得不错的,过去三十几年本来没有金融体系,现在发展出来一个非常庞大的体系。
但我们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是,市场开放的不够,我们治理改善不够,所以政府对金融活动的干预非常严重,曾经做了一个金融抑制指数来衡量每个国家的金融抑制的程度,我们发现中国金融抑制的程度不但高于世界上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甚至超过了很多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一方面我们的规模很大,一方面我们政府的干预很多,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尽管我们市场比较大了,但有相当一部分的企业和个人没有得到很好的金融服务。刚才陈总说到我们有很多个体银行不愿意给他们服务,这应该说穷人金融不愿意服务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但是在中国的问题尤其突出,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种金融供给不足,这种服务没有提供给所有的人。所以如果这样来看的话,我个人喜欢把我们现在的民间借贷、互联网金融、影子银行看成是变相的市场化,也就是说市场实际上无法再接受过去的政府对金融的干预,把金融服务只是提供给一部分的企业和个体,这个活动就持续不下去。 为什么系统外的金融活动这么活跃?因为有很多人贷不到款,为什么信托产品这么活跃因为老百姓把钱存在银行里没有钱可赚。所以,市场很多的创新包括互联网的创新很大程度上是制度的扭曲导致的,这就是为什么有很多人说中国的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是制度套利,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也就是说如果你有非常完善和发达的金融体系,非正规的金融活动能够发展的可能性就非常小,而在我国因为金融抑制政策给非正规金融活动创造了一个非常巨大的空间,我觉得互联网金融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觉得在中国跟其他国家相比不太一样,就是移动终端产生了以后,当每个有效的公司、好的公司的平台都能把上亿甚至是数亿的客户仅仅地粘在客户终端上,这应该在很多其他国家是做不到的,其实在发达国家人口比较多的国家我们也没有看到所有的人几乎每年在吃饭的时候、等飞机的时候、甚至上厕所的时候都在看你的终端。这能不能变成有效的金融资源不好说,但起码在这里面有潜在的市场。比较乐观地说中国发展出一个有效的金融模式,以后我们就可以领导世界金融发展的潮流。这样的发展导致了两个后果,第一是它也许就改变了我们以后的金融形态,但它同时其实带来的直接的结果是影子银行这么发达,互联网金融这么发达,实际是意味着我们过去的金融管制已经难以为继,很难继续下去,所以改革成为一种不得不做的选择,这是为什么我觉得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我们现在金融改革要加速,其实是一种市场创新倒逼制度创新。
互联网金融和影子银行只是一个例子,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例子,中国现在还有很重要的跨境资本流动的限制,但我们也经常提到热钱的流动变得越来越频繁,其实也是说明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管制性在不断的下降,这是为什么金融需要加快改革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是我想说的第一点,其实现在创新系统进入高峰期或者是很活跃的时期,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其实很多的制度创新是受到了市场创新或者是技术创新的倒逼。
第二个问题,回到互联网金融这个问题上,它能不能成为一个有生命力的一种可持续的金融形态。这个问题的答案还不是非常清楚,最重要原因是互联网做金融最大的优势是什么?有两条,第一,移动终端把所有的客户已经粘在终端上了,你的潜在市场已经有了。第二,更为关键的因素是能不能有一个可持续的回报和可控制的风险。这个意味着什么?像我们这样一些不穿西装的人来做金融,我们有没有可能取代或者是起码取代一部分坐在很高级的办公楼里面整天西装革履的一帮银行家的活动,核心是什么?我们所做的事情能不能像他们一样有效地控制风险,当然他们控制风险也不是那么有效,不然我们不会有那么多的金融危机。但我们一直看好的大数据和帮助我们来做金融风险的管制和控制,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远景,如果真的能通过大数据来帮助我们做风险决策,帮助我们做资源配置。阿里可以做小贷因为他有数据可以帮助他做判断,他可以在相对成本比较低的情况下做一个是不是贷款的决定,但前提是他必须要有数据,问题是我们的互联网金融搞得红红火火,但其实很多公司并没有数据,或者说大数据,如果没有下一步怎么办?这个问题我觉得到现在为止还没有解决,起码我看到很多公司是用了这个平台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如果不能用互联网的技术部分地帮助我们解决风险管理的问题,那么它的发展或者是他的真正的能不能成气候是有一定的困难的,起码到目前为止还不是很清楚。
即使不能完全解决风险的问题,也许也可以部分地替代,这就涉及到以后互联网金融到底是发展成一个什么样的形态,有的说如果互联网金融真的能成为一个气候大数据真的帮助我们做风险决策帮助我们做金融资源的配置,所有的长尾市场理论就成为了有效的理论。所谓的长尾市场大家对非常广大的市场里面都可以面对同样的经营模式,这个经营模式的直接的结果是你的边际成本非常低,我们可以想象余额宝或者是其他的支付宝,只要这个产品开发出来了以后,实际上接受多少客户边际成本是很低的。银行为什么要对小客户收钱、收费大客户不收费,主要是因为他维持每一个账户都是需要成本的,如果他不能从你这儿赚到钱他就不想要你。这个问题在互联网上可以解决,因为互联网技术可以使得我们增加新的客户的边际成本相当低。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下一步可以想象的是,互联网金融最后会集中到非常少的几家公司,因为多的和少的最后的边际成本都是一样的。这是一种可能性,但另一种可能性我觉得我们也可能看到的是所谓的大数据或者是数据只能部分地帮助我们解决一些风险控制的问题,这个时候线上线下必须结合。不如说你做小贷,我可以帮助你做数据,但最后还是要有从事金融行业的人了解具体客户的状况相互补充,如果是这种形态,最后我想很可能出现的还是用大量的互联网金融公司在市场上存在,但他们每一个都有各自的分工,不能形成前面所说的真正的长尾市场边际成本几乎为0,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当然这两个在我看来还是属于比较好的发展形态。最后一点,我觉得现在我们的金融体系或者是金融市场正好是进入了一个高风险期,高风险期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的技术创新,有可能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也有可能带来风险,现在很多做投资原来发现只是银行的存款觉得是一个无风险的回报,在金融行业里面一般把无风险的收益率简单地看成国债收益率是一种无风险的,银行的存款可以类比为无风险收益率,但一般来说是有额度的限制,尤其是以后执行了存款保险制度以后。至于说通过货币市场的基金所做的投资回报是不是无风险?我觉得是可以打一个很大的问号的,只不过是过去没有看到,以后是不是有风险?这里面我觉得对于产品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我自己觉得是带来了很多的机会,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风险。带来了很多的风险起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大家都在做互联网金融,但真正用互联网技术帮助金融风险控制问题的公司少之又少。可以想像,其实一大部分是挂着互联网金融的牌子没有真正做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它的结果怎么样?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第二,可想而知的风险是所有的产业投资我们现在都是一个浪潮赶一个浪潮,尤其是在去年大家感觉很明显,只要是谈论互联网金融问题会场都是爆满的,这也反映出很多人手上有很多投资的钱不知道投到哪儿去,有可能一个新的热点出来会出现过度投资的问题,这个过度投资最后爆发在什么地方?说实话还不知道尤其是跟它相联系的我们金融里最担心的问题是道德风险的问题,所谓的金融是做什么?金融最后是资金的融通,资金的融通最大的弊端或者说最难克服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投资方和融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投资人不知道投在哪儿,接受融资的没有完全地披露信息最后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很难说。最后有刚性兑付,总归是由第三者来买单,因为通过金融改革再没有第三者,实际上我们在金融改革中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道德风险的问题,大家投了资到互联网金融行业里面去,我觉得投资者需要考虑一个风险的问题,也就是说在市场上投资你可以追求比较高的汇报,但是高的汇报往往也意味着你的风险也不能高。
最后一个原因,其实是我们的金融开放有可能意味着我们金融风险也会提高,新兴市场国家一般的经验是金融市场放开了,很多国家或早或晚经历了金融危机,银行也好社会也好或者是国际收支基本上大的小小早早晚晚的经历,中国作为比较大型的新兴市场国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经历过严重的金融危机,应该说是一个例外。但这个例外能不能保持下去其实很难说。中国今天的金融体系里其实问题是比较多的,大家经常说房地产的问题,地方融资平台的问题,国有商业银行的问题、影子银行的问题,所有这些问题其实都是风险,但是也有很多学者和官员认为都不会出问题,他们有问题但是不会爆发危机,原因在什么地方?因为我们都相信政府最后会兜底,地方政府兜不了中央政府会。所以我们的问题不是资本金的问题而是流动性的问题,资本金我们通常说的资不抵债的问题中国还不可能发生,所以大家都对政府有信心,其实是对中央政府有信心。当然,今天中央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大概在15%左右,即使按照国际的惯例匡算只有50%,所以短期内爆发危机的可能性不太大,但潜在的风险是说所有的机构都在透支中央政府的信用,而且这些问题如果持续不断地发展下去我相信意味着最终政府有兜不了的一天。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最终有可能兜不下去的一天,就是我们为什么需要加快改革的很重要的原因,今天没问题不意味着明天没有问题,要解决风险的问题,在市场上要解决道德风险的问题,解决道德风险的问题,在互联网金融市场里,以后要解决的是谁投资谁负责,你赚钱是你自己的钱,赔钱了也是你自己的钱,政府不会管你的信托产品或者是你的理财产品赔钱了没有,政府应该管的是国债,应该管的是政府担保的项目,应该管的是银行存款,因为有存款保险制度。所以我相信我们在未来一段时间,不管是总体的金融体系还是互联网金融这个市场,风险可能会不断地提高。当然,希望是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会伴随着我们更加健康、更加高速的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谢谢大家!